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 我对 996 的一些思考
我第一次听闻 996 这个词是在 2015 年,那年大四班里的代码大神首当其冲进入了互联网职场实习,回来后给我们科普了996。当时我万分惊讶和恐惧😱,一天干12个小时!真的吃得消吗?但愿只是个例。
2023年现在问我对于 996 恐惧吗?答案是无奈😮💨又排斥,这感觉就像闻到了一盘臭豆腐——臭,但能吃,更有人喜欢吃。单论 996 这几个数字无非就是个时间度量,我们来分解下996背后的意义,我总结了当下互联网工作“臭”的两大类源头:
- 长时间满负荷运作。 互联网公司往往有无穷无尽的工作,业务、运营、产品、研发、测试像工业革命中一个个冰冷的齿轮,不间断转动。别说一天12个小时,即使用现在 ChatGPT4 来24小时写代码,那也是不够用的。研发团队有多少资源都能通过项目管理给你打满,保证满负荷运作。当前大环境下美名曰最大化利用资源,降本增效。互联网行业很多的任务其实也是非常琐碎的,事情本身并不复杂但是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去完成,这种感觉就有点像在扮演高级版的与非门电路,纯磨人心智的重复劳动。
- 高并发的燎原星火扑灭任务。 时长其实并不是互联网工作压力的核心所在,设想一件有挑战的事情给你足够长的时间,专注于解决技术难点。暂且不论加班是否符合劳动法,这种类型的长时间工作带来的精力消耗,我认为是“虽累犹荣”,克服难点后拿到成果的喜悦是属于你的,对整个过程的评价还是享受的。但如果是燎原星火类型的任务,它们的特性有:紧急、繁杂、多样,面对这样的任务一旦松懈就可能引起大火、想要扑灭又需要十八般武艺,过程中可能需要其他部门协助,这就需要高效精炼的沟通,用几个黑话词就是:对焦、拉齐、拉通、共识…
想象下这样的场景:开了一天会写了一晚代码到10点终于下班了,回到家正洗漱突然收到服务稳定性监控报警,线上出了故障!每分钟有三百万人会遇到服务Crash,不立即止血恢复的话不出半小时公司客诉电话将会爆满,微博舆情将会上热搜,公司将遭受社会舆论抨击,股价将会走低,故障责任方将会落到自己头上,今年绩效将会垫底。于是你马上放下牙刷,拿出电脑拉起紧急应急小组,讨论应急方案同时跟上级领导汇报。方案紧急审批,异常指标监控同步,异常曲线回落,服务恢复!查找问题原因,准备明天报告内容,一系列高度紧张的操作完成后,发现已经凌晨1点了。回到房间一看,家人已经睡着了,洗完澡疲惫躺上床脑子里全是异常曲线迟迟难以入眠。第二天撰写复盘文档,开展复盘会议半天会议下来推导出5条 Action。其中4条需要跨部门协作,于是找对应部门负责人同步改动Action想要推出个当月的排期时间,他说:初衷是好,但你这个方案工作量这么大实施下来的 ROI 有没有算过?对业务对公司有多少价值?问题的出现的直接原因是xx部门,为什么要我们来做?让他们去调整才更有意义吧?!
我据理力争,终于battle赢了上面几个问题,达成共识这个改动他们部门需要做且值得做。
他说:我们部门现在没有资源,要做也需要排期最快要到3个月后,或者你们部门申请代码权限,自己来做这部分改动我们来Review。
而我收到领导的目标是这个月找所有部门配合完成改动,但按照这个情况完全没办法达到啊。于是我继续从职责边界角度去battle,如果再不行就叫上领导协助沟通。
那么接下来是找另外一个部门的沟通…
几天后,终于所有的Action都排期落定进入改动进程,我也开始了开发任务,协作方都完成后持续观察指标和验证,拿到数据再跟领导汇报这事也算可以告一段落了,我浅浅舒了一口气。然而突然稳定性告警又响了!!一个新的线上问题出现了……
(以上均为虚拟场景,如有雷同,万分同情)
没错互联网大厂一个稳定的服务背后时时刻刻都在演绎这些星火燎原又熄灭的故事,有一堆这种类型的任务压在头上再去理解:“时长并不是工作压力核心所在” 应该能有共鸣了吧。
至于如何让这两个源头遗臭他巷,一套完善的KPI评估体系和末位淘汰机制在保障它们可以被员工们自主内卷地执行。
这就是 996 的“臭味”,那为什么还是有人吃,而且还有人觉得真香呢?这背后的逻辑也是我无奈的原因。
我们再稍微往这些表现的上层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 为什么互联网企业总有无穷尽的工作?
这里的范围我需要事先限定一下: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因为这个问题要涉及到国际环境的对比,众所周知我国是高速发展的的发展中国家,正在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在新兴的领域需要想尽办法快速成长实现对西方世界的弯道超车。
在硬件投产方面,国家政策有明显的支持,我们有几十万人的富士康苹果生产链,年产量(75W)全球第一的特斯拉超级工厂,成本和人工效率是我们优势,与此同时我们获得的回报是成熟的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以及未来自研核心技术的可能性。
在软件行业,可能是因为行业开放的特性,国家并没有什么支持(反而更多是反向的),或者说我们已经自然地度过了那个阶段,当前已近踏入国产互联网技术外输征战国际市场的阶段。互联网企业想要在市场上站住脚必须要快,每个企业的护城河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特别是国内的互联网企业都是巨无霸式的竞争,彼此一不留神就会被友商抢占市场。一股焦虑感充斥着互联网企业工作的每个环节:高优先级紧急排期、项目攻坚、专项小组、闭关都是应对这些焦虑的产物。
我们(中国互联网)需要向世界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想要在国际资本世界赢得尊重和市场,现阶段离不开从业人员的卷,离不开无穷尽的迭代和升级。“我们”需要复兴…
如果你想说 “我的公司只做国内市场呀,为什么也这么卷?”,对于局域网的玩家,答案还是竞争,只不过是更多地在“大家长”的监督下的竞争,这是一个花园中野蛮割草的游戏。花园很大草很多,长势凶猛但也在逐渐递减,规则很简单:早起的割草机有草割。
- 为什么这么多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大家都不要卷,一起躺平资本不就没有血吸了吗?”这句话看似很有道理,但因果关系并不成立。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这本书中提到当今社会已经形成了以消费和财富积累为中心的文化,个人消费行为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中心,种社会追求物质财富和物质享受,并将消费者的角色放在了首位。消费型社会需要大家去消费,有消费经济才能更快地循环,人就会有压力同时也有工作的动力。每个月1W+的房贷车贷会让你不敢辞职,不敢对996说不,不敢不跟着同事卷。
马云曾在2019年说“996是福报”
2019年4月11日,马云在阿里巴巴内部交流中对员工谈及近期备受争议的996工作制,马云称,“今天中国BAT(百度、阿里、腾讯)这些公司能够996,我认为是我们这些人修来的福报”,“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成功,都希望美好生活,都希望被尊重,我请问大家,你不付出超越别人的努力和时间,你怎么能够实现你想要的成功。
到了2023年很多人已经开始真的认为它是福报了,因为与之相对的不再是8小时工作制而是裁员。失业是很多人无法承受的痛,高失业率也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因此政府会对企业那不合理的加班制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员工会默默承受996的压迫扛起家庭负重前行。
2023年一起躺平,我们不会赢来改革,资本将会直接换一批新鲜血液。一定程度上企业和个人又是同命相怜的状态,打工人需要当下经济环境中活下去,企业也需要。彼此的需求让他们相互成就同时也让他们兵矛相见。
我知道这是不健康的解法,但这也是个人成本最低的办法,适合于大部分的人。
😕 我对职业的困惑
我曾听到的一些牢骚:
“作为程序员天天要加班好累啊!”
“作为公务员,做的事情好杂,周末也要待命好累啊!”
我也听到的一些回复:
- 程序员工资那么高,累点是应该的(活该)!
- 在大厂福利这么好加班是“福报”啊!
- 公务员平常工作这么轻松,周末加班为人民服务不是应该的吗?!
关于回复内容不知道有多少人也是这么想的,每每听到这些言论,我心里总不是滋味。但是我没有一个有力的论点去反驳,于是我也不想再跟别人抱怨我工作有多累了。
我想到的唯一的一个质问点是:所有他人通过努力获得优势而后遇到的不公,都是对于既有优势的报应吗?那么不努力才是正道?
☀️ 一些期许
最近几年能看到国人对工作制度合理化的一些抗争,我们当然希望有更良好的工作生活氛围,但在社会现状下想要赶上欧美的社会福利制度还是太困难了。我们需要有更多的社会财富和法治积累。另外最重要的还是骨子里思想的升级,我也听到有说中国人的价值文化里深嵌着五千年封建王朝的思想底子(大家长的管理方式),大众思想的升级也就是需要有更多科学的想法普及化,这在短短的几代人想要完成是异常困难的。
高考结束出考场的时候有位高中生接受媒体采访,她说了对中国工作法治的期许和并背了劳动法法条,这让上班族们异常兴奋他们(我也是)感觉自己的声音被这位高中生表达出来了。
期待以后可以拥有更好的职工社会福利,自由的表达平台,能让更多人可以自己发声,不再需要嘴替。
纯纯畅想,润的方向就不在期许中提了。毕竟我期望的是我的同胞们未来都可以过生更好的生活。